川渝百城游(6)宜宾李庄
蚂蚁公民 2024-07-17 0 32
IP属地: 黑龙江省大庆市


       宜宾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城,在它的下游十几公里处,还有一个古镇,号称万里长江第一镇,这就是李庄。

       李庄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附加在它身上最赫赫有名的倒是近代梁思成,林徽因在抗战时期居住于此,并且同济大学等教学机构一万多师生,远离了成都宜宾等大城市,选择在这里办学,顿时让只有三千多人的小镇子变得商贾遍地,车船接踵,繁华异常。

        到达李庄时,已经临近黄昏,游客不多,停车场在一处巷子里。远远看到长江,江面雾气腾腾,江水缓缓,听不见涛声,仿佛时间凝固了一般,对岸的群山婆娑,羞答答静悄悄,满眼的翠绿如少女的衣衫,摇曳着在历史中走了千年,细细端详后方能一睹真容,有种邂逅许久却又一见如故的亲切。

       “李庄”两个大字题在牌坊处,从斑驳的台阶下行几十米,就是江边的码头,几艘驳船懒洋洋地靠在岸边,今日李庄到宜宾的轮渡也不知道开航了没有,不过江面却半天不见一艘生机勃勃的船。我倒真希望看到百舸争流的画面,就仿佛解放前,亦或是改革开放前,江面上帆船林立,艄公戴着斗笠,擦着额头的汗珠,体面的旅客穿着长衫,拎着皮箱,不体面的背着箩筐,卷着裤管,一个个行色匆匆,上上下下,沿着码头是各色小贩,有吆喝卖鱼的,有称量水果的,还有现场烹制蘸糖麻花,秘制冰粉的。阔绰的拍出一枚大洋,寒酸的翻出几个铜板,都可以慰藉犒劳一下肠胃,增添下一步漫漫长路的绵延动力。

       可惜随着经济发展,道路畅通,长江禁渔,那些靠江吃饭的渔民,船夫只能改行,在江岔子处囤水成池圈养江鲜了,想坐着小帆船,吃着全鱼宴的场景已经是一场遥远虚幻奢靡的梦了。

       长江宜宾段上套着文明袈裟的游船,货船不见任何踪迹,我去过好几个川渝当地的大码头,除了重庆,基本上都是如此不伦不类,这就让人匪夷所思,是被控制了,还是航道不适合船行?

        一条江河,如果没有千帆穿梭,总觉得缺少了灵魂。无法体会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浪漫,也感受不到门泊东吴万里船的雄浑。

        很多投资者做梦都想要分得国内蓬勃旅游业红利的一杯羹,但到底是缺乏意识,还是没有魄力,亦或是短了底蕴,服务行业就不能鼓励百姓填补其中的旅游空白吗,我多希望即使夜半三更,依旧在江边能看到渡轮靠岸,三五好友携菜捧酒,挑灯夜谈,一宿高歌,黎明便轻舟已过万重山。

       以所谓安全以及环保的名义,扼杀大家的创造性,这是很扯犊子的一件事情。国内很多城市上的江河都是如此,严谨私人开办游轮业务,单调乏味,即使波澜壮阔如长江,也寂寥落寞,寡然无味。

        言归正传,李庄古镇不大,只有一平方公里大小,天黑人少,看不出太多风韵,倒显得阴气森森,生怕哪个宅门里钻出一披红挂绿的小姐来。于是来到江边修的新古镇,这里亮化不错,人也稍微多了起来,还有文工团川剧角色在舞台上腾挪吟唱,以及青年农民演员一苇过江的杂技表演,看着也算古香古色。

         新镇子很大,修了很多仿造的明清建筑,夜色中看去倒有几分清明上河图的味道,总觉得二楼窗户里藏着个西门庆和潘金莲,凭栏远眺,查看武二郎是否英姿飒爽挎着戒刀迎风站在船头,回来替哥哥扬眉吐气。

       国内很多这种人造景点,缺乏历史底蕴,却依旧为赋新词强说愁,游客认同度较低,无法长期趋之如鹜,想要盈利回本任重道远。

       到了李庄,必须吃李庄白肉。所谓李庄白肉,其实就是蒜泥白肉,用猪的后腿肉蒸熟后,大片切薄,辅以蒜泥辣椒油为主的蘸水,吃起来口齿留香,肥而不腻,回味悠长。

        这是我第二次吃李庄白肉,上一次是在2019年的宜宾。这和其他城市的蒜泥白肉还是有所区别的。火候以及刀功,佐料都各有千秋,我吃的这家,味道一般,盘子很大,菜码很小,我要说稍微一哆嗦就露出盘底丝毫不夸张。

        吃完晚饭没有在这里居住,潮气忒大,且落下小雨,雨丝淋湿了衣衫,却也不烦躁,悠闲而回的路上,在景区内看到了李庄中学在江边巨大的操场,一片漆黑,却依旧有下了晚自习的学生悠闲地跑着步,吆喝着踢着球,十分惬意,沉闷的脚步声让人心里温馨踏实,有了陪伴就有了希望。

        还是南方好,操场有碧绿的草坪,可以翻滚,不用担心抢球时跌倒摔断筋骨,养护费用也低廉。而我们东北很多很多学校,领导们丧心病狂,为了美观,用彩色沥青柏油铺设跑道,当赝品球场,只为了从外观看起来时尚大气高端,进入了现代化,穿着皮鞋的大领导就愿意提拔这些脚踏实地的下级,可他们从未想过,这是人类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可以自由驰骋,互相激烈碰撞出文明火花的场地吗?

       这些老师培养出的孩子,希望未来执政时,能让更多人性的光辉照亮每一个绿茵操场的角落……

热门评论
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