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物》的深度专访中,演员于适讲述了一场海岛漂流。下午,划独舟到无人荒岛。上岸,天气骤变,狂风卷集海水,大浪撞他晕过去。危险来得突然,返航无力。困在荒岛上待救援。海水涨潮,爬礁石顶,双脚流血。远处升起烟花;手比划烟花升空,黑暗中一团圆球。这瞬间让于适呆了几秒钟。
剧烈海浪、黑夜煎熬、威胁,抚慰焦躁。「宁愿痛苦,也想活。」慢悟要活下去,再见光亮。"仿佛一棒子把我敲醒了,这些好像是老天在告诉我,你经历的所有磨难根本不算什么,和死亡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于适说。
2023年7月,《封神》上映,票房26亿,中国电影史少有神话巨制。于适扮演的姬发成为最受瞩目角色。《封神》版姬发不再受束缚,展现少年将军风采。2017年,《封神》剧组看到于适,邀参演。接受封闭演技训练。《封神》带来很多首次体验。第一次说台词,展示演技,被人看到。乌尔善是伯乐。
电影上映后,《封神》巡回路演,拍摄杂志封面,代言品牌等。突然的热度珍贵,工作给自在感。「意外之财」,进步不白过。而大部分公众不曾知道这已经是于适成为演员第五年。
于适给姬发写人物小传,结尾写道:「穿过麦田,离开故乡,感受到人生彻底改变。」像隐喻,姬发追随英雄,于适开始演员之旅。
于适成长在辽宁朝阳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职员。他小时候被"放养",经历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他最擅长踢球,曾经一脚打破窗户玻璃。他还喜欢摘枣子,在地窖里摔伤过。他的妈妈开明,爸爸保守,对于适和父亲的关系经历了叛逆与和解。父亲希望他稳定地工作,但于适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离家后,通过与父亲的交流和理解,他们实现了和解。最终,于适成为姬发的扮演者。电影《封神》上映后,父母看了电影,虽然强装淡定,但内心感到高兴。
2019年冬,《封神三部曲》杀青。电影拍摄了两年,于适一直没有剪头发,到杀青时,头发已经长到了腰。于适还记得那天,阴霾的青岛下着雨。
所有人都聚集在饕餮广场上,许多剧组成员舍不得马上离开,互相安排聚餐。 "质子团" 在餐厅里悲伤地抱头痛哭,大声合唱《朋友》。剧组还请来一个道士为大家祈福,当时,于适心里想着:“希望明年一切都会好起来。”
剧组的集体生活结束了,每个人都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但是包括于适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真正的生活刚刚开始。
出于宣传效果的考虑,经纪公司希望《封神》成为于适首部公开亮相的电影,他照做了。然而,上映日期一再推迟。"刚拍完的时候,计划是2020年暑期上映,所以我期待7、8月份这样的时间,但是到了快到的时候,又说半年后上映,之后每半年都说再过半年上映,三年就这么过去了。" 于适说。
于适做好了被围观和评论的准备,但从未想过生活会变得如此无聊。他的处境并不舒服 —— 他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尴尬的生活阶段,既无法回到父亲曾经为他规划的学生、毕业、找工作的安全轨道上,也难以凭借演员身份向前迈进。"那时每天都在和公司商量,我该怎么办?我现在要怎么样?我到底能不能继续拍戏?" 于适说。
不得已,于适隐藏在自己的世界里,每天告诉自己要积极、要向上。他强迫自己锻炼身体,把健身当作一个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健身是唯一能够消磨时间并带来成就感的事情。"锻炼一下,我就能完成一整天的事情。"
于适从未考虑过“躺平”。"躺平不会带来快乐,即使我没有工作,我也会去尝试新奇的事物。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我们从未接触过或了解过的东西,它们都能给你带来快乐,你可以从零开始学习。"
"六面玲珑,两面刺"一直是于适微博签名。这句话背后有一个故事。《棋王》作者阿城年轻时因家庭成分做什么都没资格,他在琉璃厂的古董文玩店学习,在旧书店看书。工作年纪时,阿城只能辗转山西、内蒙、云南农村。
在山西雁北的村子里,阿城遇到高三学生运来。运来对阿城说,像你这样出身不硬的人,要六面玲珑,还有两面得是刺。这句话一直支撑着阿城。后来,阿城的父亲被平反,小说《棋王》发表在《上海文学》上,他回忆起运来的话。
懂规则、有自我,鞭子才最有力。不低头、往前看。
于适没有更多时间骑马了。最近一次是为品牌代言,在红毯上骑白马登台。候场时,于适站在马前抚摸它的头。于适从未忘记骑马的要领——不低头,要往前看。
他说,“你一定要看着你想去的地方,比如说,我现在看着前方,身体是连着大脑的,每个关节、肌肉群的力量都传给马,马也能感知到,这就是人马合一。”他强调在马背上要看向目标。
收获关注后,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方向——成为一个演员。他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他清醒地知道,只有努力才能带来成就感。他相信自己的标准最稳定,不受他人评价的影响。
拍摄《我的阿勒泰》前后,他学习了哈萨克族语言,并与牧民生活在一起。他被牧民的纯粹打动。他看到他们平和的脸上没有怨气,比我们更幸福。目前,于适有至少5部影视剧待播,包括《封神》第二部和第三部,《我的阿勒泰》和《欢迎来到我身边》都是在2023年拍摄完成的。
于适没有回避未来,希望回到平凡生活里,拍一部记录平凡生活的纪录片。他在互联网上看了有关「亿万富翁找回儿子」的新闻,并开始设想这个故事的剧本。他认为这个故事源自生活,父亲和儿子都是立体的角色,可以写两个不同的剧本。对于他来说,这才是平凡生活中最有戏剧性的方面。他被一对盲人夫妇在纪录片《生活万岁》中的平凡生活所打动,而且相信这种生活能治愈人心。
尽管生活已经变得喧嚣,但他努力回归平凡。最近,他搬家并骑车溜达,希望找回马背上的感觉,保持不低头,往前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