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会的标准
刘雪松 2020-03-22 0 1539
IP属地: IP未知

主题经文:

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以弗所书4:1-6)。

《以弗所书》有“书信中之皇后”之称。许多人主张,它是新约思想的最高峰。诺克斯(John Knox)在临终前的病榻上,常听人念给他听的一本书是加尔文(John Calvin)的《以弗所书讲道集》。科尔利治(Coleridge)说《以弗所书》是“人类最神圣的作品”。

记得有一个故事:有一位老人,常因儿子们不和睦而苦。于是叫儿子们来,拿出一捆筷子,问他们:“谁能折断?”他们虽然个个都年轻力壮,但谁也折不断一捆筷子。老人再把筷子分开,叫他们一根一根地折,结果都折断了,由此可见筷子合在一起时是最有力量的,也就是合而为一的力量。一炉炭火,燃在一起就有热烘烘的暖气,如果单独拿出一块很快就会熄灭了,热度也没有了。同样的道理基督徒若离开了教会,合而为一的心也就慢慢消失了。《以弗所书》主旨是基督是教会的元首,其内容之一是“合一”,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在基督里面合一(1-3章);第二部分讲在教会里面合一(4-6章)。前者讲到的是生命上的合一,后者讲到的是生活上的合一。合一是信仰健康的基础,合一是教会复兴的根本。

基督教东风堂特别强调合一,把合一定性为教会的见证,把合一定性为圣徒品格的见证。经过多年的服事,我们总结了“六个一”法则,制定了健康教会的标准,所以,今天我们再次与大家分享“什么是健康的教会?”

首先,健康教会的标准是要有一样的心思,一样的意念。什么是心思和意念呢?保罗说:“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2:1-4)。这一系列的表达,都在描绘教会的合一,“只要你的心能与别人合一,想法也就能相同”(柯兰吉)。

心思是内在的活动。“心思”这个词中文释义,被使用了13次。译作“念头”,也有单指“脑筋” 。在中文的意思中强调用心去想的思考活动,或想做某件事的心情。

《路加福音》1章28至29节说:天使进去,对她说:“蒙大恩的女子,我问你安,主和你同在了!”马利亚因这话就很惊慌,又反复思想这样问安是什么意思。“因这话就很惊慌”,她因天使说话的语气而惊慌,并不是因天使的出现而惊慌。她以前从末见过天使,但她相信天使的存在。当然,天使骤然出现,难免会使她惊讶,但最使她惊奇的,是天使问安的话。这位明亮的天使告诉她,她有恩慈的本性,她无法明白这话。她对自己品格的美丽毫无所觉。所以,“惊慌”与“反复思想”都是说明马利亚内在的心里活动,就是心思上的考虑。

《路加福音》9章55节:“耶稣转身责备两个门徒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门徒在撒玛利亚村被拒绝后,没有把脚上的尘土跺掉,只想报复、命令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村民,就像神用火烧灭以色列邪恶之王手下的人一样(参王下1章)。原意将“心”与“灵”合在一起使用,也是心中不假思索的一个想法,所以主耶稣说他们俩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心如何。

意念是头脑里面的想法。在圣经中被使用了32次之多,“意念”即意识,意识包含显意识和潜意识,秉承信念的精神状态。是主体轻度入静后原神能动的自律性调控。

耶稣被出卖,撒旦当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犹大也难逃罪责。《约翰福音》描述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他吃了以后,撒旦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做的,快做吧!”(参看约13:26-27)。耶稣只预言自己的死,没有提到自己的王国,因此犹大的梦想破灭,或许他想迫使耶稣运用权力证明自己是救主;又或许他不明白耶稣的使命,不再相信他是神所拣选的。撒旦满以为耶稣一旦死去,他的使命便告终结,神的计划也告落空。它和犹大一样,不知道耶稣的死是神的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俗话说“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犹大的意念是恶的,才能招惹撒旦的想法在他心里引诱。马丁·路得说:“你无法阻止鸟儿从你的头顶飞过,但却可以阻止鸟儿在你的头上筑巢。”心思和意念上不成熟的人,是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评估~生命幼稚、肤浅,典型的“不走心”,“不过脑”的说话、做事。一个人生命的成熟度和一间教会的健康与否都关乎在“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腓2:3-4)。

其次,健康教会的标准是要有一样的言语,一样的行动。言语就是说话,行动就是行为。能说话,会说话,说一样的话语是尤为重要的一件大事。而行为又是话语的果子,在话语之后的行动力又说明了不说空话的意义。我们知道,言与行是人主体活动的两种方式,而语言又是与人沟通交流最直接的方法。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不然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却不知所以然,岂不误了大事。而做事优柔寡断,机会必将贻误殆尽。

所以,健康教会的标准定性在言语和行为上:

我们要说一样的话。俗语“木匠多了盖歪房”。人多是一件好事,但人多的七嘴八舌的就是坏事了。诗篇作者说:“少年人用甚么洁净他的行为呢?是要遵行你的话。我一心寻求了你,求你不要叫我偏离你的命令。”(诗119:9-10)。将神的话语藏在心中就是在制止罪恶。我们必须让神的话语活在我们的生活里面,使它成为我们行为的重要指南。

印度有一巨商向某轮船的船主借一本英文圣经,船主很奇怪地问他说:“先生是回教徒,并且不通英文,为什么借这个呢?”商人说:“我并非为要读才借,乃是要借来放在客厅桌上。”船主说:“那么,你拿它当作偶像,藉它免祸吗?”他说:“不,我特地拿它作人品试金石!”船主说:“这是什么意思呢?”他说:“我大多和英国商人交易,你是知道的。当他们进我的客厅时,我若见他对这圣经表示留意,并且爱护,就知道他是可靠的人;若见他表示轻视,或出言攻击就知道这人是靠不住的。”

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只有让我们在神的话语上受教,才能说出一样的话语。初期教会因为外邦人踊跃地接纳了基督教信仰,导致犹太教信徒和外邦信徒信仰观念有差别。在彼得和雅各的主持下召开了首届教会会议,史称耶路撒冷会议。会议的决议规定:“只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徒15:20)。并写信派人传达此次会议精神,“使徒和长老并全教会定意从他们中间拣选人,差他们和保罗、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去。所拣选的就是称呼巴撒巴的犹大和西拉。这两个人在弟兄中是作首领的。”(徒15:22)。这封信回答了安提阿外邦基督徒的问题,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乐(徒15:31)。这封措词中肯、充满安慰和爱的信提到圣灵的引导,解释要做些什么事,就如读者早已知道一样。假若我们不但谨慎学习信上的内容,而且学习如何表达,就会得益更多。 “他们既奉了差遣、就下安提阿去,聚集众人,交付书信。众人念了,因为信上安慰的话,就欢喜了。”我们说话的内容即使是正确的,也可能会因语气或态度而得罪了我们的听众。

另外,在行动力上,我们要做一样的事。行动是话语的果子,我们给闻一多先生的评价就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口若悬河却没有行动的能力是没有任何可效法榜样的,即便是最弱小的人,没有金钱和权贵着色,也要用行动力见证他的人格。北国以色列京都撒玛利亚面对亚兰强军的围困,断绝粮食和饮用水,甚至有易子相食的惨淡事情发生。这时,在城外寄居的麻风病患者,因为大军围困而失去居所,不得不躲避在城门口。他们彼此商量说:“我们为何坐在这里等死呢?我们若进城去吧,城里有饥荒,必死在那里;若在这里坐着不动,也必是死。来吧!我们去投降亚兰人的军队,他们若留我们活命,就活着;若杀我们,就死了吧!”(王下7:3-4)。当他们来到了亚兰人的大营,发现惊惧溃败的营盘和辎重的军备,知道自己平安无事了。他们最初想把好消息留住,没有去告诉城里饥饿的同胞。

那时,他们彼此说:“我们所做的不好!今日是有好信息的日子,我们竟不作声!若等到天亮,罪必临到我们。来吧,我们与王家报信去!”(参看王下7:9)。最终,他们几个商量一起要将这好消息报告给城里面受困的同胞,虽然身患麻风,招人摒弃,但他们还是决定同心而往。与此相仿,我们也必须要传扬耶稣基督的好消息,因为这是最重要的消息。不可忘记未听到福音、生命垂危之人,更不可陶醉于自己的信仰,而不向周围的人传扬。我们的好消息和长大麻疯之人的好消息一样,不可“等到天亮”,要快快传出去。

最后,健康教会的标准是要有一样的异象,一样的使命。异象是属于领袖的,是个体的;使命是整体的,也是属于个人的。所以,圣经说君王若没有异象,不是单指百姓或是普通人。而使命是强调职责的担当,所以可以针对每一个生命的个体。

异象是什么呢?异象是属灵的看见。是由神将人不能看见的事情引导人,告示人,让人在异象 的领受中参与在神的事工和伟大的计划里面。比如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1-3)。这是上帝给亚伯拉罕的呼召,这呼召没有跟撒拉说,也没有与罗得讲,他们虽为至亲,但是上帝也没有告诉他们。他们只是透过亚伯拉罕的分享,成为神异象的参与者和跟随者。当撒拉有臆想的想法时就会脱离神的异象和计划;当罗得利欲熏心时就会成为不蒙祝福的世俗牺牲品。所以,凡是亚伯拉罕家中的人都是分享异象的对象,不是他们拥有异象,而是他们参与了、共享了亚伯拉罕的异象。

我们还可以看到出埃及在旷野的百姓因为路途崎岖,哀怨与神,上帝让以色列人每支派选择一个代表去迦南地考察一下。十二个探子去迦南看见的是一样的美景~“他们到了以实各谷,从那里砍了葡萄树的一枝,上头有一挂葡萄,两个人用杠抬着,又带了些石榴和无花果来。因为以色列人从那里砍来的那挂葡萄,所以那地方叫作以实各谷。”(民13:23-24)。他们只需要将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不打折扣地告诉以色列百姓即可。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各个支派的眼睛,他们承担着将真情告诉大家的义务。所以,异象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见的,是我们要在领袖那里——神启示的对象那里分享、看见、领受的。一个教会不是所有人都要有异象,一个教会神只将异象启示给神选择的对象——就像以色列百姓有三大领袖,但神只与摩西一人讲话,而不与任何人沟通一样。即便是你认为你已经达到了与其比肩的地步,但神只选择他启示的对象。

使命是什么?使命是属灵的托付。是神给每一个人的责任。主耶稣复活时,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这是耶稣的大使命宣言,这不单单是给十一个门徒的,也是给今日领受福音的每一个人的。在《使徒行传》中耶稣对他们说:“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7-8)。从圣灵而来的能力不单指超自然方面的,更包括了勇气、胆量、信心、能力和权威。门徒需要这样的恩赐来完成使命。马太提醒我们的使命是传福音,路加留给我们的使命是作见证。可见两位圣徒都有意识地提醒今日教会的圣徒们,我们不可忽略传福音、作见证的使命托付。这是教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更是教会复兴的根本所在。

各位,教会不可能趋于完美无瑕,自我也不可能尽于不可挑剔。但我们有希望让教会和自我生命的修炼临近于健康,活出精彩。保罗说:“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帖前5:23)。求神将健康的属灵的生命状态赐福给我们,让我们建立“六个一”的生活及行道的标准,这样,不但我们自身受益,教会也更加蒙恩宠。

求主赐福!

回应默想:

1、我们的心思意念总会有不符合神旨意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这种不正确的想法的?

2、人最难约束的就是口舌,如何能说出正能量的话语?如何能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

3、人的“伟大”即拥有使命,如果你没有,你该怎么办?

感谢祷告:

上帝啊!求你保守我的心思和意念,让我的动静起坐都在你的面光中,让我所思所想都蒙你悦纳。

耶稣啊!你是全能的神,也是完全的人,求你赐给我在言语、行为上效法你的榜样和学效你的能力。

圣灵啊!是你在我的里面同证了我是天父上帝的儿子,也求你将异象和使命放置在我的里面,让我带着异象前行。

热门评论
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