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这个地方,衢江、江山港、常山港按“Y”型自然分布形状展开。因此,自1980年代末以来,就有了沿“Y”型的战略布局思路。估计新编的到2035年的远景规划,还会是沿“Y”型的战略布局当然也会有新的内涵。从2017年开始,倾全市之力,打造Y型美丽经济走廊的创新性道路,全长162公里,覆盖全市6个县(市、区)、沿线29个乡镇、 3个省级特色小镇(开化根缘小镇、龙游红木小镇、常山赏石小镇)、4个航运梯级枢纽和8个3A级以上景区。总体布局为“一心三轴 ”。“一心”即:衢州城区以宾港大道、物流大道、锦西大道和杭金衢高速构成内环以内的市区范围沿江绿道网。“三轴”:衢州至龙游段起点位于衢江区宾港大桥,沿衢江北岸至龙游县;衢州至江山段起点位于物流大道与锦西大道交叉口,沿江山江北岸至江山市区。衢州至常山段起点位于锦西大道,沿常山江北岸至常山县,沿常山江两侧至终点开化县。以后,衢州这个地方将建成沿常山港、江山港、衢江的多条沿江休闲道路,促进衢州全域连片开发和景区化。这幅激动人心的壮丽的画面,也是按衢江、江山港、常山港“Y”型自然分布形状展开的。在2002——2020年的发展规划中,也是按“三轴一点”、“一心、两区、三轴”展开布局与组织的。
在这里,笔者从另外一个视角看衢州这个地方的生态山水,提出一个参考性的发展战略思路。重点谈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柯城与衢江区。在笔者的视野中,衢州这个地方以G3京台高速公路从开化西坑口经马金、开化、常山县芳村、五里,到柯城航埠、华墅,再沿地方公路连接后溪镇、乌溪江湖南镇,为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呈西北东南走向。中轴线以东为柯城、衢江、龙游三县区,以西为江山、常山、开化三市县。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柯城与衢江区就处在由G60N杭新景高速公路、G60杭金衢高速公路、G3黄衢南高速,S33龙丽高速公路的“开”字区域内。开字老写为“開”,意在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开门之意。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市就处在门内。这个视角的参考系是自1980年代末以来的“Y”型的战略布局思路。从生态山水的视角,笔者以为,在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就不能不突出乌溪江。也许,需要对近三十年来按衢江、江山港、常山港“Y”型自然分布而形成的“Y”型的战略布局与组织思路作一更新换代。
在行文之前,先说一下传统文化中的堪舆术,因为有部分内容涉及。堪舆术是风水术的雅称,也是其学名。风水与风水术是有区别的,风水是一种客观存在,其本体是自然界;风水术是主观对客观的活动,其本体是人。在本文中,堪舆术特指有关环境的学问,是现代环境科学的前身。从这一视角看,中国先民憧憬的风水聚落,就是一项环境、建筑、文化综合起来的活动。选址有六大原则: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点面和谐、位置适中、美感实用、绿化环境。传统文化中的堪舆术也试图认识人们居住的大环境、小环境、山川、水文、气候、空气、生物、地基、地质、方向等一切环因素,指导人们选择、利用、保护、美化、改造环境,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造成天地人和谐的环境生态。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堪舆术要结合现时代吸收精华,去其糟粕,化腐朽为神奇。如,传统文化中的堪舆术主张村落修建在大山环抱之中,形成半封闭状态,如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现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主张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大山走到平原,从内陆走向沿海。又如,传统文化中的堪舆术主张大山环抱中修建房屋,形成“山包屋”的格局。“山包屋”作为村落居住形式是一项优化的选择,然而在工业化时代,作为产业工厂房,特别是化学工业工厂房则不适宜。应当修建在空气流通,来来往往方便的地带。传统文化中的堪舆术不宜全部照搬于现代社会,应当有选择地继承。这是本文所确立的界限。下面展开本文的言说。有关媒体已有公开的言说了,本文中力求避免重复言说。
衢州这个地方的地质构造属江南古陆南侧、华夏古陆北缘,即跨越两个一级单元,中部为钱塘江凹陷地带。地层发育齐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火山构造和构造盆地等四个构造形迹类型均衡发育。历经构造变动与长期的外力作用,形成衢州这个地方的地势特征和多种地貌类型。总的地势为特征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中部为浙江省最大的内陆盆地——金衢盆地的西半部,自西向东逐渐展宽。北部山地最高峰白石尖(开化与淳安边界)海拔1453.7米,常山最高为白菊花尖海拔1394.7米,衢江区最高为黄茅尖海拔1388米。南部最高山地江山市大龙岗海拔1500.3米。衢州这个地方的地貌类型占土地总面积(含水域)的百分比是:平原占15%,丘陵占36%,山地占49%,是亚热带北缘的典型丘陵山区。在上述地质构造与地势条件下,发育了枝状扇形水系,属钱塘江南源水系上游部分。衢州这个地方有5.8%的土地属于长江鄱阳湖水系流域。主干流衢江上游西北支为常山港(上游马金溪)、西南支为江山港。两江自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西双港口汇入衢江,衢州这个地方的东溪(乌溪江)、西溪(常山港、江山港在双港口合汇),乌溪江、常山港、江山港在沙湾这个地方的鸡鸣合汇(鸡鸣这地方也叫三江口)。下游的龙游灵山江自南向北注入衢江。
衢州这个地方的水资源,按多年平均降水量计算,折合降水总量为160多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1114毫米。水资源总量为98.5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7.98亿立方米,地下水20.5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达到4000多立方米,接近全浙江省平均水平的两倍,其中开化县人均占有量最高,达到8000多立方米,远远高于我国2300立方米的人均值。衢州不仅水资源充足,水力资源也非常丰富,大量分布在常山港、江山港、乌溪江等地,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85.57万千瓦,在1980年代即已开发利用26.7万千瓦,其中湖南镇水电站17万千瓦,黄坛口水电站3万千瓦,另外100多座小水电站6.7万千瓦。
黄坛口水电站和乌溪江大坝是一对姐妹坝。黄坛口水电站位于衢江区黄坛口乡,是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管理并建造的中型水电站,1951年动工,1958年开始发电,是“中国水力发电的发祥地”,中国水电建设的摇篮。发电过程,特别是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中央控制室形象地展示了中国水电工业成长的过程。乌溪江大坝(又称湖南镇大坝)位于衢江区湖南镇,是发电、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也是我国唯一的混凝土梯形重力支墩坝。大坝于1970年3月复工兴建,1983年12月竣工,坝高129米,坝顶高程242米,坝长440米,被列为世界最高的大坝之一。坝体有五个溢洪道和四个溢洪洞。每逢溢洪时,水从溢洪洞奔腾而出,翻滚而下,向上抛高数十丈,雾气腾腾,向外扩散,有遮天盖地之势,发出阵阵轰鸣,地动山摇,声震十里。远远望去,其壮观胜似银河落九天。
在黄坛口水电站和乌溪江大坝这对姐妹坝建成以前,衢州这个地方尽管水资源总量相对富裕,但由于降水与径流的年际变化与年内季节分配不均匀,河流属山溪性河流,易涨易落,且有较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因此,在1949年以前仍属于农业上的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地区。在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随着乌溪江水电站、黄坛口水电站、铜山源水库电站、庙下水电站、峡口水电站及乌溪江引水工程等水电工程的先后建成,农业用水才有了可靠的保障。水资源也开始从以前的潜在性优势转变为现在的现实性优势。
在黄坛口水电站和乌溪江大坝这对姐妹坝建成以后,截断滔滔乌溪江形成的人工湖,发源于闽、浙交界仙霞岭的乌溪江、主流全长160多公里,流域面积2632平方公里。国家投资对乌溪江进行梯级开发,先后建成了装机容量8.2万千瓦的黄坛口电站和装机容量27万的湖南镇电站,两电站合一组成乌溪江电厂。从而也形成了高峡平湖的壮美奇观。湖南镇水库控制的集水湖区面积2197平方公里,黄坛口水库控制的集水湖区面积达237平方公里。 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直接取用的地表水,水质优良。地表水绝大部分是一、二类水质,市区是全浙江省唯一一个饮用水源保持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
在本文的第一篇,指出,从地区发展战略的视角,参照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程序,地区优势具有不同级别的意义。“南孔文化复兴”发展战略已具备国家级的优势。第一篇着重论证了,衢州这个地方的生态市建设发展战略已具备国家级的优势。现在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 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的水城发展战略也具备国家级的优势。
现在再回到本文开头提出来的问题上来。若将传统文化中的堪舆术与现时代环境生态科学结合起来,有十三大原则,即系统、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观形察势、地质检验、水质分析、坐北朝南、定量规定、适中居中、顺乘生气、普遍绿化、教化审美及改造风水等原则。在传统文化的堪舆术中,龙就是山水形态。衢州这个地方的就是群龙起舞的美丽的地方。在历史上,西溪(常山港、江山港在双港口合汇)自西向东北沿衢州古城西面城垣逐流而下,在庙源溪口遇金衢盆地北缘“江岩平叠”的残峰状丹霞地貌岩崖的迎面拦阻,水流变向由西向东流,形成一道弧形弯道。弯道水域辽阔、水波浩淼,南岸形成滩地,北岸为临江矶崖,一泓深水、水碧如玉。清献赵抃故里,沙湾,就在这个弧形弯道冲积河谷平原区域。也就是衢江南岸从衢州第二中学到鸡鸣三江口区域(包括今沙湾、孝悌里、大山、高斋、五节桥、红灵寺、鸡鸣村、周庄村、青龙码头、浮石渡、狐狸洞、田畈、硫底这一大沙湾区域。北岸对应着航东、东山、徐家坞、下窑、鱼船埠、外吕家、凉亭沿吕家、塔底、上岩头),再连接自南向北注入衢江的东溪乌溪江,组成环城“U”状水系。2006年因自塔底水利枢纽蓄水后,市区形成了5.5平方公里的城中湖面。湖区坐落衢城中心,毗邻古城老街,连接城市新区,水生态环境优越。至此,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以人工信安湖流水传情,以乌溪江的黄坛口水库——九龙湖与湖南镇水库——仙霞湖这两大人工湖组成“前朱雀”,“后玄武”——千里岗如高山开屏,东边以水为“青龙”,西边高山以卧“白虎”。
古代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特讲究风水,衢州古城“九龟福地”就是风水文化与建筑文化的作品。唐朝选址筑城在峥嵘山,就与“地总九龟,龟峰居首。上应星辰,天近牛斗。下接地气,光接风城”的人文地理风水相联系。明代天启《衢州府志-郡治》有云:“‘堂架龟峰,永千龄之寿笄;山连龙沼,绕一脉之清香。’衢州郡城南有紫峰,北有青峒。峰峻天然。山川生色,塔相衢城,浮图福宏。惟有朱雀在前,山如吐焰。加以玄武在下,地爱流泉。此郡城之山河,系士杰之否泰。”可见,古代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特强调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造成天地人和谐的环境生态。在现代,由于乌溪江的黄坛口水库——九龙湖与湖南镇水库——仙霞湖这两大人工湖及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以人工信安湖优化了古代的衢州这个地方的中心城区的风水。在古代,都江堰就是改造风水的成功的范例。衢州这个地方红壤改良利用研究,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水利开发建设也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由此而来的生态市建设与中心城区的水城发展战略成为国家级的优势。由此而来的,衢州这个地方,衢江、江山港、常山港按“Y”型自然分布形状展开的战略布局思路应转变为以G3京台高速公路从开化西坑口经马金、开化、常山县芳村、五里,到柯城航埠、华墅,再沿地方公路连接后溪镇、乌溪江湖南镇,为中轴线,在G60N杭新景高速公路、G60杭金衢高速公路、G3黄衢南高速,S33龙丽高速公路的“開”字区域展开的新思路。勤劳的衢州人民的双手,应打开门闩——开放发展,拥抱一个南孔圣地、生态山水美城!这是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及浙江“大花园”战略对接起来的新发展战略!本文的问题在下文接着谈。
曲路浚
2019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