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历史大事记
伍和 2021-08-19 0 1150
IP属地: 贵州省遵义市

◆距今约20万年,旧石器晚期,今桐梓县岩灰洞有古人类“桐梓人”活动。

◆距今约3-1.8万年,旧石器晚期,有人类活动于今桐梓马鞍山北洞、南洞和汇川区风帽山。

◆距今约1万年,新石器时期,有人类活动于今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丰乐镇新田村境。

◆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商代),濮人炼丹砂,并以朱砂为贡品。濮人为仡佬族先民。仡佬族聚居的今务川,由古及今皆为朱砂重要产地。

◆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时期),今遵义地域分属鄨国、鰼国及巴国南境、蜀国东南境和牂牁国北境。

◆公元前476-前221年(战国时期),今遵义地域为大夜郎国势力范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遣常頞通五尺道。在大夜郎境置鄨县,县治在今遵义境内。

◆公元前135年(西汉建元六年),遣唐蒙通夜郎,约置吏。

◆公元前130年(西汉元光五年),以鄨、鰼等地及广汉郡之一部置犍为郡,郡治在鄨县。是年,开始修筑南夷道,由僰道(今四川宜宾)直通牂柯江(今贵州北盘江)。

◆公元前130-前110年间(西汉元光至元鼎年间),鄨县人舍人曾任犍为郡文学卒史,著有《尔雅注》3卷。

◆公元前111年(西汉元鼎元年),置牂柯郡,将“三蜀大姓”移入后形成牂柯大姓。

◆公元前110年(西汉元封元年),将鄨县划归牂柯郡,成为该郡所辖17县之一。

◆公元前110-前105年间(西汉元封年间),牂柯名士盛览,向辞赋家司马相如问学,归以授其乡人。

◆公元前28-前25年(西汉河平年间),牂柯太守陈立斩夜郎王兴,历时二百余年的夜郎国亡。

◆公元25年(东汉建武元年)光武帝封拥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牂柯人谢暹为义郎。

◆158-166年(东汉延熹年间),毋敛人尹珍历任尚书丞郎、荆州刺史。曾在今绥阳、正安讲学,与舍人、盛览并称为“汉三贤”。

◆311年(晋永嘉五年),分牂柯郡置平夷、夜郎二郡。平夷郡后改称平蛮郡,鄨县属该郡。

◆599年(隋开皇十九年),置務川县,含今务川仡佬县部分地域,治所在今沿河北部。

◆611年(隋大业七年),置绥阳县,治所在今凤冈县绥阳场。

◆639年(唐贞观十三年),以原郎州地置播州。

◆642年(唐贞观十六年),改播州所辖之罗蒙县为遵义县,为遵义名称出现之始。置夜郎县,为珍州治所。

◆713年(唐开元元年),播州人海通法师创建四川乐山大佛。历时90年建成。

◆757年(唐至德二载),李白长流夜郎(今桐梓县夜郎镇夜郎坝),经三年赦还。

◆771年(唐大历六年),播州“土酋叛”,罗荣率师入播州“平叛”。其子孙即“世侯播土”,开始在播州的世袭统治。

◆859年(唐大中十三年),南诏陷播州。次年,安南都护李鄠收复。

◆873年(唐咸通十四年),南诏再陷播州。牛腾贬为牂柯建安(今瓮安、余庆之间)丞,“大布释教于牂柯”。是佛教传入黔北的最早记载。

◆876年(唐乾符三年),杨端应募入播州逐南诏,留镇,子孙世领播地。

◆9世纪后期-10世纪中前中期(唐末-五代),修建水库大水田堰(今遵义县共青湖)。

◆1109年(北宋大观三年),建滋州,设承流、仁怀二县。滋州、承流县治所均在今习水县土城镇,仁怀县治所在今赤水市复兴镇。

◆1176年(南宋淳熙三年),播州杨氏第13代统治者杨轸将播州治所从白锦堡迁至穆家川(今遵义老城)。

◆1201-1204年(南宋嘉泰年间),播州杨氏第13代统治者杨粲袭职。执政约30年,兴教育,重建设。建普济桥(今汇川区高桥),为遵义现存最早的桥。

◆1201年(南宋嘉泰元年),道教传入播州。

◆1233年(南宋绍定六年),袁世盟入蜀平南,到达赤水河滋州(今习水土城)一带,并就地镇守。

◆1238年(南宋嘉熹二年),朝廷设科举取士始及播州。冉从周得中播州首位进士。

◆1239年(南宋嘉熹三年),播州安抚使杨文始设孔庙。

◆1243年(南宋淳祐三年),播州冉琎冉璞兄弟建钓鱼城(今重庆合川),以抗蒙古军。

◆南宋末年,播州杨氏土司建军事城堡龙崖囤(海龙囤)。

◆1277年(元至元二十一年),遵义始设驿站。

◆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杨汉英被命为播州军民宣抚使。著有《明哲要览》90卷,《桃溪内外集》64卷。

◆1397年(明洪武三十年),设置播州宣慰司茶仓。为全国四大茶仓之一。1440年(明正统五年)裁撤。

◆1400年(明洪武三十三年),建播州长官司学。1406年(明永乐四年)升为宣慰使司学。

◆1495年(明弘治八年),遵义最早有地震记载。

◆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平播之役,结束了播州杨氏725年的世袭统治。

◆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改土归流”,设置遵义、平越二军民府和府属州县。遵义军民府属四川布政司,平越军民府属贵州布政司。

◆1644年前后(明末清初),山西一批回族穆斯林迁居遵义,集资在遵义老城建清真寺。

◆1647年(清顺治四年),大西军张献忠部将孙可望、李定国入据遵义。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清兵攻克遵义。

◆1710年(清康熙四十九年),遵义板桥人廖元楫(1680-1750年)创制中成药化风丸成功。后其子廖炯加以改进,更为化风丹。

◆1712年(清康熙五十一年),法国牧师穆肋勒来到務川县一带传布天主教。

◆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遵义创建湘川书院。道光年间郑珍、莫友芝先后在书院主讲。

◆1724年(清雍正二年),改真安州为正安州。

◆1727年(清雍正五年),划拨四川之遵义府所辖一州四县隶属贵州。

◆1736-1795年(清乾隆年间),此时成书的《黔南识略》记载:“茅台村,善酿酒,其酒为茅台春”。

◆1736-1820年(清乾隆嘉庆年间),实业家袁锦道(1739-1816年)在今习水县境创办铁厂、纸厂、竹器厂等48所作坊。

◆1742年(清乾隆七年),遵义知府陈玉殿从山东引进柞蚕放养成功。

◆1743年(清乾隆八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倡导修浚赤水河航道。仁怀渡夫吴登举参与治河有功而不求报偿。

◆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正安州吏目徐阶平从浙江引进桑蚕。

◆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法国传教士罗方济到務川县毛田传布天主教。

◆1769年(清乾隆四十一年),设仁怀直隶厅(今赤水市境),隶于贵州粮储道。

◆1776年(清乾隆五十五年),遵义县北乡黄泥堡乡民开始挖煤。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置温水汛(今习水县境),隶于仁怀厅。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郑珍、莫友芝合纂的《遵义府志》编纂完成。

◆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绥阳教案发生。1850、1854、1886年(清道光三十年、光绪十年、十二年)绥阳又发生3起较大的反洋教斗争。

◆1854年(清咸丰四年),杨龙喜、舒光富于桐梓县九坝起义,占领桐梓县城,建立江汉政权。

◆1857年(清咸丰七年),白号军起义。次年黄号军起义。

◆1858年(清咸丰八年),建遵义新城。

◆1860年(清咸丰十年),太平军石达开部进入遵义县境。转战黔北两年间,四进四出遵义府境。

◆1864年(清同治三年),青号军起义于仁怀(于同治五年被镇压)。

◆1866年(清同治五年),法国传教士在遵义杨柳街购民房设天主堂传教。附设爱仁堂医馆于城外,西医药传入遵义。

◆1868年(清同治七年),白、黄号军起义被镇压。

◆1869年(清同治八年),五月,遵义教案起。1882、1884年(清光绪八年、十年)发生第二、第三次遵义教案。

◆1875-1908年(清光绪年间),遵义县鸭溪镇人赖广兴用附近雷家坡优质矿泉水酿酒,为1957年鸭溪窖酒生产之始。

◆1876年(清光绪二年),仁怀河西里发生地震,烈度为5度,震级约4.5级,为遵义历史上地震烈度和震级最早记录。

◆1877年(清光绪三年),四川总督丁定桢为办理盐务,修浚赤水河航道。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在“公车上书”活动中,有15名遵义举人签名。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八月,仁怀数百人进行反洋教斗争,烧毁天主教教堂。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桐梓发生反洋教斗争。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停办书院。遵义知府袁玉锡创办遵义师范讲习所(三十三年创遵义初级师范学堂)。袁玉锡派人从日本采购铅印机械,创办官办书局。为贵州最早的铅印印书局。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遵义留日青年刘应煃、周浩等人加入并参加活动。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改仁怀直隶厅为赤水厅,隶于遵义府。遵义中学堂正式成立,为遵义府最早公立中学。遵义蚕桑职业学堂开办,为遵义地域最早职业学校。

◆1910年(清宣统二年),自治学社遵义分社、正安分社、龙泉(今凤冈)分社、余庆分社及政学崇实会、温水同志会、赤水同志会先后成立。

◆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史称辛亥革命)。11月4日,大汉贵州军政府成立。9日,遵义成立大汉军政分府。府属各县相继宣布拥护辛亥革命,脱离清朝封建统治。

◆1912年(民国元年),3月,滇军入黔,追捕杀害拥护辛亥革命的革命党人、士兵、民众,勒索百姓。8月,遵义人鲁瀛计杀滇军军警局长梅治逸。团溪培育白木耳成功。

◆1913年(民国二年),撤销遵义府、正安州建制,省直管县。改龙泉县为凤泉县。改赤水厅为赤水县。

◆1914年(民国三年),就温水汛地扩置温水分县,属仁怀县。次年,撤销温水分县建立鰼水县。

◆1915年(民国四年),茅台酒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遵义设立电报局。遵义女子师范学校创建。

◆1918年(民国七年),遵义创办德泰火柴厂。

◆1919年(民国八年),五四运动前夕,赤水在北大就读学生谢绍敏在集会上破指血书“还我青岛”4字,激励群情。6月,遵义及黔北各县师生、工人、商人纷纷集会,罢课、罢工、罢市,响应五四运动。

◆1925年(民国十四年),赤水人段雪笙、谢岐参加中国共产党,为遵义地区早期共产党员。遵义县城开始放映无声电影。赤水县城开始有电灯、电话。第一艘汽轮船由四川合江上水航行到达赤水,为赤水河通航机动船之始。

◆1926年(民国十五年),周西成就任贵州省长,为桐梓系军政集团执掌贵州军政大权9年之久的开始,著名教育家黄齐生来遵义任省立三中校长。遵义首演话剧。

◆1927年(民国十六年),遵义董公寺人程明坤创制“程家窖酒”,1942年更名董酒。遵义开始修筑川黔公路中南通贵阳、北至桐梓段的公路。

◆1928年(民国十七年),贵阳-遵义-桐梓公路形成路基,举行通车典礼。贵州先导汽车运输股份公司在遵义设立分站,为遵义汽车运输业之始。桐梓县创办启明电灯公司。

◆1929年(民国十八年),中共赤(水)合(江)行别支部建立,为贵州最早的中共地方组织。国民党在遵义县城成立党务指导委员会办事处。

◆1930年(民国十九年),改凤泉县为凤冈县。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5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进入务川县。10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一部进入余庆县龙溪。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第一、三、五、九军团分别从回龙场、茶山关和江界河等渡口北渡乌江,进入黔北。1月6日,红军智取遵义城。次日红军大部队入城。1月12日,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1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遵义城召开。1月中旬,中共贵州省工委和中共遵义县委经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批准成立。1月29日,红军由土城、元厚一渡赤水河。2月18-20日,红军由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河。2月26日,红军攻克娄山关。2月27日,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在二占遵义之战时牺牲。2月28日,红军二战遵义城。在红花岗、老鸦山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两个师又八个团。2月下旬-3月中旬,组建了红军黔北游击队、红军遵湄绥游击队、红军赤水河游击队。3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苟坝会议)召开,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军事行动。3月16-17日,红军由茅台三渡赤水河。3月21-22日,红军由太平渡、淋滩、九溪口、二郎滩四渡赤水河。3月29-31日,红军由梯子岩、大塘河、江口南渡乌江,离开黔北地区。6月,贵州省政府设立贵州第五行政督察区,管辖主要在黔北的多个县。督察专员公园驻桐梓,11月迁遵义。9月11日,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林青牺牲,中共遵义县委被破坏。遵义开通长途电话。遵义建新蒲机场。迁延7年,未能竣工而荒废。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9月1日,开始设立遵义地方法院,院长由贵州省高等法院委派。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续遵义府志》刊印完成。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遵义无线电分台在桐梓设立(1940年迁遵义,改称贵州无线电总台第五分台)。建遵义卫生所,次年更名遵义县卫生院,为遵义地域最早的公立卫生行政和医疗机构。南京国民政府一些机构分别内迁。陆军大学、军训部外语班迁来遵义,军政部兵工署第四十一兵工厂、海军学校迁来桐梓。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兵工署四十一兵工厂动工兴建桐梓天门河水电厂。1945年4月开始发电。国民政府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建立。着手修建龙坪九里坝飞机场(历时3年)。陆军步兵学校迁来遵义。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年初,国立浙江大学校本部迁驻遵义县城,院系分设于遵义、湄潭县城和湄潭永兴场。2月22日开始上课。6月6日和7月29日,先后有日机数架侵入习水县城和道真土溪上空,投弹各1枚。

◆1941年(民国三十年),道真建县,撤销后坪县,原县境分属务川、沿河两县。乌江大桥建成通车,为乌江第一座钢结构公路桥。团溪锰矿被发现。次年着手开采。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第四十二兵工厂迁来遵义四面山。7月13日,日机再次侵入习水县上空,在缠溪乡投弹1枚。年底开始,由国民政府财务部拨款修浚赤水河航道,历时3年半。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浙江大学在遵义设立测候站,遵义始有现代气象记录。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遵义湄潭等地从贵定县引进烤烟(黄金烟叶,时称美烟)。此后烤烟成为黔北重要经济作物。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参观在遵义湄潭办学的浙江大学后,著文称这里是“东方的剑桥”。贵州省遵义高级中学成立。校址在遵义城北汇川坝。张学良被移至桐梓小西湖幽禁。熊佛西等率文化垦殖团来遵义。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大夏大学迁来赤水县城,于4月份开始上课。6月,遵义创办福利电厂。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5月11日,遵义各界欢送浙江大学迁返杭州。6月,大夏大学由赤水迁回上海,至9月迁完。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中共黔北工作委员会成立。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由浙江大学史地系主任张其昀主编的《遵义新志》在杭州出版。国民政府废除法币,发行金圆券,物价飞涨,10个月内上涨约120万倍。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余庆县,11月19日,解放凤冈、湄潭县。11月21日,解放遵义、绥阳县。11月23日,解放桐梓县。11月24日,中共遵义地委、遵义专员公署、遵义军分区成立。11月27日,仁怀县解放。11月29日,习水县解放。12月1日,赤水县解放。12月20日,正安县解放。12月25日,道真县解放。

◆1950年,1月11日,务川县解放。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1月,通过一年多的剿匪斗争,至此,遵义境内的国民党武装残余势力基本肃清。

◆1951年,1月,改遵义市建置为遵义城关区(1952年7月恢复遵义市建制)。1月,全地区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五大任务”工作。3月,全地区开始土地改革。4月,遵义以河溪乡割麻垭为中心办起贵州省第一个基层供销合作社。9月,遵义普遍开展农业生产互助运动。12月,遵义火电厂建成。遵义化工厂用炭化法生产成功高锰酸钾。后用电解法扩大规模生产,结束国家依赖进口的历史。

◆1952年,1-7月,全区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年底,全区12个县土改结束。在全国第一次评酒会上,茅台酒为评为全国八大名酒之首。经民族识别,全区有仡佬、布依、侗、土家、彝等9个少数民族。

◆1953年,11月,全区对市镇居民口粮和行业用粮实行计划供应(统销)。12月29日,全区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遵义县三岔乡红星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54年,1月,遵义磷肥厂试产。桐梓戴家沟排洪工程竣工。5月,全区开始实行油料统购统销。全区各县市先后召开首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1955年,9月,全区开展肃反运动。10月,遵义会议纪念馆开放。10月底,全区共建农业社7000多个。12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遵义专区凤冈县撰写的《凤冈县崇新乡是怎样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和绥阳县撰写的《合作社的政治工作》两篇文章分别写了按语。12月,遵义丝织厂动工修建,1956年9月建成投产。

◆1956年,4月,川黔铁路工程正式动工。6月,遵义市中医院成立,为贵州省首家中医院。9月,余庆县由镇远专区划入遵义专区。遵义全区年初实现了初级农业合作化,年底基本实现高级农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手工业及小商小贩等个体劳动者和个体经营者分别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合作组织。至此,全区全面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1957年,1月,贵州省第一艘浅水拖轮在赤水河试航成功。4月,全区开展整风运动。6月,整风运动转向反右派斗争。

◆1958年,3月,遵义开展“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5月,遵义展开“大跃进”运动。8月,掀起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9月,全区实现人民公社化。10月,息烽县由安顺专区划入遵义专区。11月3-4日,邓小平到遵义视察。

◆1959年,1月,遵义县并入遵义市,道真县并入正安县,凤冈县、余庆县并入湄潭县。4月,习水县、务川县县名改为简体字。7-8月,遵义开展“反右倾”斗争。1958-1961年,农村饿死人,称为“三年困难时期”。

◆1961年,3月,遵义会议会址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4月,遵义贯彻执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60条”)。6月,全区农村公共食堂解散。8月,遵义、道真、凤冈、余庆4县恢复建制。

◆1963年,5月,至1966年春,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5年后称“四清”运动)在遵义展开。10月,开阳县由贵阳市划归遵义专区管辖。茅台酒与董酒均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之一。

◆1964年,2月,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在遵义展开。9月,遵义最早动员组织青年上山下乡。11月,毛泽东为遵义会议会址题写“遵义会议会址”。

◆1965年,3月,遵义县洛安江灌溉工程改建竣工。6月,川黔铁路贵阳至遵义段通车,10月1日,全线通车。8月,开阳、息烽由遵义专区划归安顺专区管辖。12月,湄江水利工程竣工。

◆1966年,1月,三线建设在遵义开展。大连医学院迁来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至1969年5月搬迁完毕。8月,“文化大革命”在遵义地区展开。

◆1967年,2月17日,中共遵义地委、专署被造反派夺权,成立毛泽东思想遵义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委会。3月14日,正式成立遵义地区革命委员会。8月21日,遵义地区不同观点的群众组织之间现出武斗升级局面。

◆1968年,10-11月,遵义市两次共组织3280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9年,12月,开工兴建新舟机场,1980年竣工投入使用。

◆1970年,2月,遵义开展“一打三反”运动。10月,全区抽调干部民兵组成民兵师参加湘黔铁路大会战。动工兴建乌江干流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遵义地区赴海南岛,开展繁育水稻良种工作。

◆1971年,5月1日,遵义地区电视转播台建成。1986年8月,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呼号为遵义地区电视台。

◆1972年,1-7月,开展批林整风运动。7月,川黔铁路乌江渡双曲拱桥建成,为当时全区最长的公路桥,10月通车。10月13日,遵义民兵师负责的湘黔铁路镇远焦溪至施秉龙洞河一段工程接轨通车。

◆1973年,习水东风水库竣工。建成赤水风溪口电站、仁怀盐津河电站。

◆1974年,3月,桐梓县九坝岩灰洞发现古人类化石,后命名该处古人类为“桐梓人”。2-4月,遵义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1975年,当年下乡知青达7730人。

◆1976年,结束“文化大革命”。

◆1977年,5月30日,贵州石油勘探指挥部钻井队在赤水县打成贵州省第一口天然气井。11月,恢复高考制度。

◆1978年,4-11月,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工作全部完成。12月,贵州赤水天然气化肥厂建成投产。12月,遵义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遵义地区行政公署。遵义停止三线建设。

◆1979年,12月20日,乌江渡水电站发电能力为21万千瓦的第一台机组发电。

◆1980年,3月4日,位于赤水县城与四川合江县九支区之间的赤水河大桥建成通车,是黔北赤水河上沟通川黔两省的首座公路桥。12月,遵义开始对错划右派分子的改正工作。

◆1981年,11月12日,遵义-綦江22万伏输电线路工程完工,全长188.75千米。全地区480891年生产队基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区遭受大旱。

◆1982年,2月8日,遵义列为第一批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7月,开展第三次人口普查。乌江渡梯级开发第一座大型水电厂建成发电,装机容量63万千瓦。

◆1983年,9月,全区机构改革。10月,全区人民公社体制废除。12月9日,遵义地区北郊水厂扩建完成。

◆1984年,6月,对“四清”运动造成的冤假错案彻底平反。8月,茅台酒、董酒同时获国家金质奖。12月,遵义市列为计划单列市。

◆1985年,2月22日,杨尚昆到遵义视察。3月18日,李先念到遵义视察。5月,湄江茶被评为贵州4大名茶之一。6月,开展整党工作。12月,桐梓葫芦坝排洪工程和余庆团结水库工程获国家水电部优质工程奖。

◆1986年,2月,遵义地委、行署提出并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五突破”(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良种推广,水稻两段育苗,玉米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冷烂锈田半旱式栽培,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五突破)。3月,川黔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开工,至1991年9月完成。4月,县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5月,中国第一个桫椤自然保护区在赤水县建立。6月16日,遵义钛厂研制成功优质原料钛白。8月,凤凰山体育场落成。国务院批准设立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2月20日,桐梓红星化工厂生产的氯化钾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填补了贵州化工生产空白。12月,历时一年半的整党结束。遵义地区再次被评为全国烟叶生产先进地区。

◆1987年,2月,正安县300女青年赴广东务工,开创贵州省有组织劳务输出的先河。9月,国务院批准湄潭县为全国首批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

◆1988年,3月,遵义人民广播电台建立。4月,遵义市人民广播电台建立。1998年,整体划为地级遵义市人民广播电台。5月,遵义铝厂竣工投产。

◆1990年,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在湄潭县揭幕。12月,国务院批准建立赤水市。

◆1991年,2月8日,李鹏到遵义视察。2月开始建镇并乡撤区工作,次年完成。12月19-21日,江泽民到遵义视察。全区开展坡改梯工作。

◆1992年,8月18日,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挂牌。9月4日,贵遵高等级公路遵义段在遵义县桂花桥举行开工典礼。遵义市(原县级市)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1993年,第二届全国新苗杯少儿杂技比赛(第四届起称金狮奖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在遵义市举行。此后,1998年、2002年、2006年的第三、第四、第五届比赛也在遵义市举办。

◆1994年,10月17日,李瑞环到遵义视察。

◆1995年,1月3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仁怀市。

◆1996年,4月26日,朱镕基到遵义视察。5月15日,胡锦涛到遵义视察。6月19日,第一次农业普查工作开始,9月完成。10月25日,江泽民到遵义视察。进行机构改革。

◆1997年,2月,开展勘界工作,于2000年完成。6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地级市,同年12月18日授牌),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同年8月8日授牌)。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10月20日,中共遵义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1月29日,贵遵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12月6-12日,遵义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12月18日,遵义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12月6-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遵义第一届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全市开始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市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工程(第一期1997-2001年,第二期2001-2005年)。

◆1998年,12月10日,遵义市政府网站开通,成为全省实施政府上网工程首家上网的地级市政府。全市开始实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第一期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防工程”),次年实施第二期工程。

◆1999年,6月,开展“三讲”活动。12月,遵义会议期间博古(秦邦宪)住址、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修复开放。实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开始实施经济强县建设。

◆2000年,3月13日,遵义市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5月7日,遵义市获全国造林绿化十佳节城市称号。5月19日是,遵义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城市。7月28日,贵州海尔集团在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50万台冰箱生产线工程竣工。7月,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8月,启动第一轮“全市百万亩造竹工程”。10月28日,崇遵高速公路开工。

◆2001年,1月,启劝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在卫生领域的合作项目“妇幼卫生项目”,至2006年底结束。开展“三个代表”学习。2月18日,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在遵义正式投产。6月16日,遵义师范学院挂牌成立。全市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西电东送工程启动。

◆2002年,2月,全市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4月,全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残疾人“五个一”康复工程。12月,汇川体育中心竣工投入使用。全市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至2008年全面完成任务。

◆2003年,10月21日,贾庆林到遵义视察。11月,贵州省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乌江构皮滩装机300万千瓦水电站开工建设。12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贵州省设立第88个县级行政区遵义市汇川区,次年6月18日挂牌。

◆2004年,3月,遵义市被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5月,湄潭翠芽在全国名优绿茶评比中获金奖。7月18日,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向仁怀市颁发“中国酒都”名誉认证书和标志牌。9月9日,遵义籍邹市明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夺得男子拳击48公斤级铜牌,实现了中国运动员奥运拳击奖牌零的突破。贵州钢绳厂生产的巨龙牌钢丝绳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全市实施农村学校寄宿制工程,至2006年,实施项目174年。

◆2005年,1月,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对外开放。5月28日,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在凤冈县举行。9月,遵义县获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中国辣椒之都”称号。12月26日,崇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启动“六个一百”工程建设(100万亩茶叶基地,100万亩新造竹林,100万亩中药材,100万亩商品蔬菜和辣椒,100亿元畜牧业产值和100万口沼气池)。新编《遵义地区志》47部和13部县(市)志全部完成。

◆2006年,1月,遵义市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5月20日,茅台酒酿制技术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月,贵州省投资规模最大的水运工程-赤水河航运建设工程经过4年建设完成。遵义市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遵义市全面取消农业税。实施茅台酒万吨技改工程,至2009年实现。

◆2007年,1月,遵义市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赤水市获优秀旅游城市称号。5月1、15、18日,遵义始发上海、北京、广州的三趟直达列车相继开行。遵义成为国内唯一始发至京、沪、穗列车的地级市。11月23日,红军街正式投入运行。全市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8年,5月2日,全国唯一的仡佬族文化保护建设村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大坪镇龙潭民族文化村举行开村仪式。6月15日,道真仡佬族傩戏、廖氏化风丹制作技艺和桐梓县苗族服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8月8日,遵义会议纪念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8月24日,在第29届奥运会(北京)男子拳击48公斤级比赛中,邹市明获金牌。11月21日,遵义师范学校和南白师范学校并入遵义师范学院,成为其汇川分院和南白分院。全市11个项目被批准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12月,湄潭县被中国茶叶学会评选为“中国名茶之乡”,为西南地区唯一获此称号的县。


——摘自曾祥铣主编《遵义简史》

热门评论
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