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友如何在日本当文化贵族?
徐静波 2018-09-09 0 274
IP属地: IP未知

刘洪友个儿不高,字写得很大。

前几天,我去参加中国四大书法名家东京展,请刘洪友解释一下这“抱朴”两个字是怎么写出来的?

他说,要用松树的灰,破水调至恰到好处的浓淡,然而轻笔重握,不可中途犹豫,意定气运,即能写出水墨意境。

为了这两个“写意字”,刘洪友练了20多年。


01


刘洪友是南京人,1961年出生。外公会写字,于是在他四岁时,便教他握笔练字。刘洪友从楷书、从欧阳询开始了自己的书法艺术之路。

外公只是一个启蒙先生,后来就教不了他了。参加工作后,刘洪友在南京的一处画廊当总经理,有机会接触书画名家。林散之、陈大羽、章炳文、韩天衡、尉天池等大师都先后成了他的恩师。刘洪友又遍寻古今名帖临摹,令其书艺大增。80年代,刘洪友在中国的书坛已小有名气。

一个偶尔的机会,改变了刘洪友的人生。


1983年,日本书法大师手岛右卿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书法展,刘洪友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从南京跑到北京。进去一看,他惊呆,日本人写的汉字,比中国书法家写的还有韵味,把书法艺术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演绎。

“我看到日本书法家写的字,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中国书法虽有内涵,但是缺了一点视觉冲击。”

刘洪友下决心去日本留学。

1988年,他告别妻儿,踏上了日本的土地。

 

02


出国时,刘洪友对于日本的印象,全是高仓健电影的粗旷与柔情。

坐上飞机,他带了三样东西:36封中国书法名家写的介绍信,一堆印章,还有6000日元。

抵达东京后,他把这36封信按地址一一寄出,漫长的两个月,只等来一人回应,回信者是一位日本书法界的名流,名叫“豆子甲水之”。这位老先生寄来了一箱子面条、小菜和一些袜子,1万日元以及108方印章的订单。这份订单暂解了刘洪友的燃眉之急。不仅如此,老先生还在信中说:“你慢慢刻,半年之内交我就可以了。”

刘洪友拿到订单,是喜出望外。于是每天只睡两小用了三天时间,就把全部印章刻完了。豆子先生收到印章后,不但刘洪友的雕琢工非常惊,更他的勤奋大为赞赏。很快,刘洪友就收到豆子先生汇过来的87万日元。看到这么多钱,刘洪友傻眼了,要知道在当一名处级干部的月工资才相当于1万日元。

此后,在好友石川英子的鼓励和帮助下,刘洪友开了一个书法教室,刘洪友教书法,石川英子当翻译。

没有想到,原先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结果刘洪友整成了书法教育大师。


因为他教的书法跟日本人不一样。日本人的书法教室,学生们都是从临摹师匠的字开始。而刘洪友教学生,是从临摹中国古代书法大家的字开始,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这些中国古代书法大师的墨宝与风格展现在日本学生面前,当甲骨文和行、草、隶、篆种种书体介绍给这群年龄参差的学生时,他们第一次理解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真髓。

这种把中国的各种传统碑帖的精华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教育方式,在日本的书法教育界引起了关注,要求入学的日本人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不少已是“师匠”的书法老师。

1992年开始,刘洪友在东京开了8个教室,还在埼玉县、茨城县也开了教室。夫人罗华说:“一年365天,天天在教书。”


1997年,刘洪友组建了“中国书法学院”,邀请了陈大羽、沈鹏、尉天池等中国一流书法大师到学院参与教学,让日本的学生有机会聆听中国大师们的课。同时,刘洪友还年年邀请中国书法名家到日本举办书法展,让日本人了解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的水平,也让日本的书法家们了解日本现代书法艺术的演变。

如今,刘院长的日本门生多达3000余人,其中300多人本身就是书法老师。30年间,刘洪友的学生虽然已经是第四代了,但是依然有学生紧跟他30年,至今还不愿意毕业。


这里有一个8年前的故事。

“刘老,你看我这样对吗?”一位中年男子拿着自己的作品,恭恭敬敬地递给刘洪友。

    刘洪友拿他写的字,用手中的笔圈点后,再自己写一遍教他如何运笔。这位男子在一旁敬地看着。每天上完,这位男子都要自把刘洪友送上,然后鞠躬送刘洪友离去。

    在日本,一幕是小学生送家访门经常出景,却生在刘洪友和任日本外大臣的高村正彦身上。


刘洪友用自己的书法艺术,不仅教了高村正彦这样的学生,有日本前首相海部俊、鸠山由纪夫等一批著名的日本政治家。


03

我观赏刘洪友的书法作品,发现他啥字体都能写。

从甲骨文到欧阳体、颜体,到张骞碑、曹全碑,石鼓文。

刘洪友为啥能写这么多种的书体?他说是“被逼的”。因为当初在日本开书法教室时,没有教材,也没有中国各大家的书帖,怎么办呢?刘洪友从中国古代篆、隶、行、楷、草5种书体中精选了25种碑帖。就此,刘洪友开创了全新而独特的书法教学方式。



刘洪友的书法艺术的最大特征,在于除了中国书法的秀雅之外,还创立了一种浑厚饱满遒劲的书体,字体写的浑厚饱满,刚劲有力,充满雄性的骨力,有着一种古朴,在不丢掉传统的前提下探求阴阳对比和视觉效果,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书法艺术体——“刘体”。

有人说,“刘体”是抖出来的。刘洪友笑了笑,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当年在南京跟“现代草圣”林散之先生学书法时,林先生指点过他一句话:“你的线条感悟不到骨力”。先生的话,开启了刘洪友的“寻找之路”。

“南京马路两边多梧桐树,秋风落叶之后,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很茫然地抬头看着梧桐树,突然发现,梧桐树的树枝如此苍劲有力,不就可以成为我的线条吗?”

于是,刘洪友的书体,便有了梧桐树枝般独有的质感,有了一种灵性。

201710月,“不忘初心——刘洪友书法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书法展期间,他在美术馆举办了一场讲座,跟书友们谈起书法艺术时,直抒自己的情怀:“书法的形象表现,能否勾起人们的思想活动,通过直观视觉产生出对心灵的迸击,使其对生活中万物的认识,感悟和艺术品有机地结合起来,获得美的显现与感受。这些都是必须进行理性思考的问题。如何把学识、情感以及人、景、物的内外感受表现出来,通过笔、墨、纸来展现书法家的爱憎喜乐与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应该说是当今书法所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


如今,刘洪友已成为日本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中国书法大师,先后担任日本日书画展评议员、21世纪国际书法展最高评审员、产经国际书法会最高特别评审,NHK电视台书法讲师,是全日本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获得过日本总理大臣奖、日本外务大臣奖。


 

刘洪友如何在日本当文化贵族?

04


一张纸,一支笔,一把刀,让刘洪友成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大使。

20074月,刘洪友作在日艺术家代表,多次受到访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见,并奉赠了雅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大宴会厅里,就悬挂着他的大幅书法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


    2010年,刘洪友划、运作多年的南京“和平友好花园”正式开园,移植樱树8000株。在首届赏樱会上,海部俊、高村正彦等日本贵宾。“和平友好花园”已南京一景,也成中日文化的体基地和中日友好的象征。



    2016年,日本政府为了表彰刘洪友为中日友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特别授予他“日本外务大臣表彰奖”,成为近年来唯一一位获得这一表彰的旅日中国人。

2017年,刘洪友当选为全日本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


 

这个联合会是接受中国驻日大使馆全面指导的日本最大的华侨团体,共有420个侨团参与组成。一位书法家能成为华侨领袖,足可见刘洪友在日本侨界的威望,和高雅的人品。

今年3月,我和刘洪友一起,作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特邀海外代表,一起列席了全国两会,代表日本侨界参政议政。


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谈起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刘洪友很有心得。他说:“我们学习书法,并不仅仅是追求结构和笔力的完美,而是在一笔一画中体会做人的道理,领会古人的心境,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最终像魏晋唐宋时代的人一样优雅地生活,用文化来吸引别人,成为各国人民道德与文化的楷模。

这几天,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尉天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第九届全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与刘洪友的四大家书法艺术展“墨韵?匠心”在东京银座中央美术馆举行,这是中国书法界的一场艺术盛宴,吸引了日本书法界人士争先恐后地赶来观赏。

刘洪友说,我们在日本传播书法艺术,也是要让日本人知道,中国人是文化贵族。


尉天赐池先生作品

苏士澍先生作品

覃志刚先生作品

刘洪友先生作品



  “全日空海淘”是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的品牌直销电商平台,所有商品都是从日本发货,全日空负责运送。点击下面的全日空海淘圆标(小程序码),可直达商品柜台。


热门评论
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