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佛母施食仪轨
南师传承准提法施食仪轨:
(一)、施食杯中放清水,以及白米(或饭或面食)七颗。左手屈中指,散竖余四指持杯,右手屈无名指置杯口。
<手型示范>:
1、 左手放在杯底,是向上托的。
2、 右手曲无名指置杯口,是紧挨着杯口的,不是悬空的。
(二)、观想传法上师自顶而入,与己合一。
(三)、观想梵字“嚂”放光,洗净遍法界与山河大地,以及自己身心。
念净法界咒“唵嚂”二十一声(每七声加娑诃)。
如:唵嚂、唵嚂、唵嚂、唵嚂、唵嚂、唵嚂、唵嚂
念的同时在施食杯上所施食的上方,用右手无名指(悬空)画写梵文“嚂”字。一边念一边写,共画写三遍,也可每念至娑诃时画写一遍梵文“嚂”字共三遍。
(四)、观想文殊师利菩萨。自顶而入,与己合一。念“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三声。
(五)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七遍。
(六)观想准提佛母,自顶而入,与己合一。
念准提咒三遍:(同时加念一字大轮咒--唵部林)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折隶主隶准提娑诃。唵部林(三遍)
(七)、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遍。亦可加大悲咒一遍。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八)、加持六祖四弘誓愿一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九)、恭请七佛加持,称诵七佛圣号各一遍
南无多宝王如来、南无宝胜王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离怖畏如来、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阿弥陀如来
说明:口念七佛圣号同时意境上就要观想七佛在前,乃至七佛各各的佛土宝刹都在前面(南师语)
神咒加持甘露食,法食充满遍十方。施及一切有情众,地狱饿鬼诸孤魂。
得食甘露味,离苦成正觉,自度复度他,永超三界乐,以此功德聚,众生皆成佛。
(十一)、念“唵、阿、吽”一遍
同时在施食杯上方用右手(悬空)画写梵文“吽”字。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说明:观想一切有情众生与己同念,应随念入观,深深地投入到忏悔文的意境中。
圆满吉祥
首愚法师曾经开示
比如请客吃饭,你发出请帖,客人大老远来了,如果你没有提供食物,客人可能会怪罪你。而南师所传施食仪轨,有如摆放在路边供人随意取食的凉茶,如果食物、茶水不足或偶尔忘记提供,不会有人责怪你。
南老师开示
晚上最好要修施食。我多少年来每天晚上一定施食,乃至出门,甚至坐在飞机上,虽不重形式,到时间还是施食,从不间断。等于世间事,答应了人家以后一定要言而有信,持之以恒,所以发愿做了以后就不要停止。
施食的好处:临命终时,心无恐惧。学佛的人,最基本的布施是先培养自己的心地,叫你天天布施钱粮是做不到的,每天施几粒米,花不到一毛钱,惠而不费的事,这功德应做得来吧!准提法的施食法是我加以整理浓缩的最简单的施食法。
何以要施食呢?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不但要与人道结缘,还要与其他道的众生结缘,甚至饿鬼道、畜生道,都要结缘。施食有很多好处:通常一般人肉眼看不到,很多饿鬼、很多众生都很可怜的,所以我们的慈悲心要遍一切处,只要施出一点小慈悲心给他们,他们就得到莫大受用了。故佛法不信则已,信了就要应用你的智慧,智慧愈足够,理念愈清楚,就愈不会怀疑。一般人总是一面学,一面怀疑,那效果就很成问题了。所谓“信为道源公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 是非常重要的。
施食全凭我们的慈悲心,你有心培养阴德,冥冥之中,就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在《高僧传》里,有一段公案说:有个大法师,经讲得很好,可是就没有人去听,平常也不结人缘。后来,有一位明师人告诉他:“好好在山上放蒙山、放焰口施食,二十年后你再出来讲经说法。”二十年后,他出来了,他的听众都只有二十来岁,都是他施食出来的。所以施食的对象可以变成你的发眷——法门眷属。施食就有那么不可思议。一代大师虚云老和尚也经常做施食的,对佛法愈了解的人,是愈不敢对这些有为法疏忽的。
既然发心施食,就要有恒,所有困难,都能克服。譬如有人再旅途中坐车或乘飞机,一样可施食,时间过了还是可施食。也许有人会问:“万一我哪一天不方便做施食,怎么办?”那门用观想来施食也成。你以慈悲心来对待他们,他们感激都来不及了,不会来找麻烦的。
《大日如来经》(即大毗卢遮那佛)云:“一切音声皆是咒语陀罗尼。”所以凡夫的念,心念强就是神通,有什么稀奇!恐怖就不行了。“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架”,你有所求,有所畏惧,那就不行了。我无挂碍,我死了也可以变成魔鬼,跟他打架,谁胜谁负还不知道呢!我怕你干什么?!你心念一正,一正克百邪,就是了。所以一切音声皆是咒语,那个音准确不准确?唯心!绝对准确的音在世上已找不到了。
同时。“声是无常”,开始音声皆是无常,皆是生灭法。
知是无常,无常即常,知生灭而不住,不住即住。这是真正的不二法门,你们参去!出门远游时也可以施食,比如坐在车上,你总要吃东西嘛!当你吃东西以前,你想到还有许多苦难的人没有吃,在那时先拿着东西暗中施食,窗子外面稍稍丢一点也行了,就是同《华严经•净行品》一样,当我要穿好衣服时,想到有许多没有衣服穿的;看得见的一面还不算数,还有看不见一面的生命,这就要发大悲心;这就是学佛人的精神,也就是推已及人之道,不但推已及人,学佛的人推及于一切众生,还扩大。
譬如施食,我这个施食法门传承简单得很。“嗡呣LA,嗡呣LA”念完了,“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就完了嘛!(南师大声进行错误念诵:)“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这干什么呢?!马上带领研究过!
一路就是念诵下去,很柔和清静嘛!然后“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完了,“嗡嘛呢叭咪吽…嗡嘛呢叭咪吽。”这不就完了嘛!然后,“南无萨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达扎陀,嗡,折隶、主隶、准提、娑哈,嗡部林……”就完了嘛!跟着下来就《心经》了,“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一句一句地一路就下来,很轻松嘛!
我不讲就不会动脑筋啊?!哪一个祖师的法门都是创的,创得出来成祖师了。创,不是乱创的,要合理。所以菩萨五明——声明。
施食也要改了,我看你们晚上施食,一句一句硬梆梆的!都很柔和,一起下来的嘛!大家一致就下来了。这是关于施食的。
所以这一次,你们这一个寒假修持的一定要弄好,基础打好;(即使)这一辈子不证果,也不会走错路;他生来世一出头来,一闻千悟。不然白在这里多少年有什么用啊!
关于观想的重要开示(节自《十方》杂志三卷十期 <再谈随息法与三际托空>上)
师示:那么准提法的修持何尝不是如此呢?由性空中起念观想,即是作意,你们为什么作意观想不起来呢?
余静如:心力不坚强。
月映师:因为作意的向心力太强,产生反效果的离心力。
圆澄师:作意太要力。
大慧师:观想应该起初是有分别影像,再慢慢进入无分别影像。
师示:那么重要的要点都没有记住,不是我骂你们,听过无数次,已经清楚的告诉你们,而你们所讲的只是接近而已,并未切中核心。
现在再告诉你们,好好的听清楚。一般人的作意观想往往用生灭的,分别的,第六意识去观,硬要把它观起来,却观不起来。不管是有分别或无分别,都是先存有意识的作意影像,这是错误的,起观想作用的作意之“意”,并不是第六意识之意,而是所谓七识的意根。
我也曾经比方告诉你们,影像如何留住?就像你回忆小时候所住过的老家一样一提就有那个影像,就这么容易,你看过最喜爱的佛像甚至白骨架,一提就有影像。这个影像的出现,纵然意识还在思想、讲话,仍然依稀存在。必须先止在那个影像中,才能渐渐进入情况。若用心止,是止不住的,应自然任运的止住,不可太过刻意。
准提法由性空作意起观,自前际性空中,作意起观生起妙有之用,因此而口密念咒,身密结手印,意识观想,一心多用,以证百千法门具足于当念。但这都是作意观想,生起妙有之用,最后还归到圆满次第:“虚空即我,我即虚空,虚空与我无二无别,亦无虚空之量可得,如来如来,如是如是”。后二句更要注意,那是大三际托空,不空而空,托空只是名词,连这句话都要丢开,那才是正止正观;了解影像留住与否,就是慧观,真留住了,行、住、坐、卧都在其中,即是真止。
譬如你心中有事,无论父母、朋友、兄弟、夫妻之事,偶然影像现前,真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种影像怎么会如此的分明呢?尤其情绪不好,或是女性受到生理周期的影响,总是特别明显,这就是业力使然,但此业力之来,来不知来处,去不知去处,此乃无明,必须于此参透。